为进一步推进学院课程思政建设,构建全员、全方位、全过程“三全育人”的良好格局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,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时代使命,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。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,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,充分发挥教师队伍“主力军”、课程建设“主战场”、课堂教学“主渠道”作用,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向同行,学院党办、教务处、职教所于2022年3月启动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大赛,并开展案例撰写培训。
经过专业系、素养中心评比,各系、中心选择前10名推荐到学院参加院级的评比,共收到62份优秀作品。教务处对每个专业系、中心的前三名作品进行了专项点评和指导,62位选手参与了培训,并对案例进行了再次修订,重新提交。经过学院专家团评审,在其中选出了优胜奖5名、三等奖10名。遴选出十强选手于2022年7月4日上午,在我校南四二层会议室加赛展示和答辩,评选一等奖和二等奖。决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选手和评委们进行现场讲演点评,超星技术支持进行全网直播,在线观看的老师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打分,选手的说课成绩将由现场评委打分(80%)+线上教师打分(20%)组成。现场评委包括蔡夕忠院长、熊军权副院长,校外专家高尚主任、那淼所长、韩德敏督导。参加本次决赛的选手有:张伟、强海军、刘晓恬、薛晶晶、王爱梅、肖媛媛、高帧富、姜海洋、周优、康静。
决赛由教务处副处长李椿方组织,干事邢钰主持。比赛现场,十强选手各展风采,评委和线上观众认真观看。参赛老师们从自己的授课专业出发,挖掘出了课程中不同的思政元素。比如,从爱国影片剪辑激发学生爱党爱国,坚持不懈、创新进取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从学习隶书了解我国的古人智慧到中国精神,从环车检查到以诚待人,从传动轴加工的装夹定位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。此次比赛,是我院一直以来课程思政工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和展示,为我院未来课程思政工作打下基础。这些优秀作品的交流展示,为老师们的课程思政工作开展起到良好地示范作用。
比赛最后,熊军权副院长和蔡夕忠院长进行总结发言。
熊军权副院长指出,此次思政案例比赛过程有效强化了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,同时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,并激发教师针对不同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性挖掘。在此基础上,期望各个专业系组,课程负责人以及教务处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,在1-2年内形成成果,作为我院特高校、优质校建设系统工程的一部分。同时,要求教师系统地发掘思政元素,要与学生共鸣,思政课、文化课、专业课同频共振,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。
蔡夕忠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和寄语。首先肯定了教师们为此次比赛做出的努力,十强选手在说课中充分展示了个人魅力和成果,赛出了风采。其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新的期许和要求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,做到思政引领,技能素养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设计;在微观上,不断细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,形成具体可测可量化的思政目标。两个层面,相向而行,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架构。同时,教师们需要提升个人能力,在思政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,真正做到润物无声。最后强调,全体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,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自觉,切实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;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,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,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,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学全过程。
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
2022年7月12日